9月份小程序融资情况
1.智能服装定制平台「衣呼」获 1000 万元天使轮融资,投资方为复星集团。
2.校园会员制电商小程序「校品会」近日完成了 1250 万元 Pre-A 轮融资。今年 1 月,「校品会」曾获得了 400 万元天使轮融资。
3.社群电商平台小程序「小美鲜生 」完成天使轮融资。
4.二手图书小程序「漫游鲸」完成千万级人民币天使轮融资。
5.二手书交易平台「阅邻小书市」获数千万元人民币 A 轮融资。本轮资金将主要用于校园开学季的推广以及新业务的开展。
6.传统门店社交电商一站式服务提供商「天天优选团购」获同道大叔数百万天使轮投资。
7.定位于实体店开店服务的平台「开好店」获天使轮融资,其提供的开店服务以微信小程序作为运营端口。
8.艺术品拍卖小程序「宝拍」完成天使轮投资。自今年 7 月正式上线平台以来,宝拍小程序已完成种子商家冷启动,目前每周有 5 场的主题拍卖专场,交易额已超过 200 万元
9.小程序儿童启蒙英语平台彩虹堂英语获近千万元天使轮融资。
10.玩具租赁平台玩巨人获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。
11.小程序服务商「上线了」获得 1000 万美元融资。本轮融资资金超过 1000 万美元,由凯辉基金领投,A 轮投资机构国科嘉和继续跟投。
12.休闲小游戏公司千跃科技连续完成两轮融资。
13. 轻芒完成数千万元 A+ 轮融资, IDG 资本领投。深耕小程序的媒体技术公司轻芒今日宣布完成数千万元 A+ 轮融资,本轮融资由 IDG 资本领投。
从9月份融资情况看,投资方更倾向于电商服务类的小程序。见习记者采访了19位小程序创业公司CEO,来看看他们的看法吧。
问题1
见实:小程序还有哪些未发掘的机会?自身业务之外,还在微信生态看到了什么?
「勇往科技」
CEO 王洪龙
针对老年人服务的小程序还有一波机会,因为现有服务老年人的产品还较少。同时,微信生态的竞争正在加剧,一方面抄袭之风盛行;另一方面,大厂正在进入,更是拉高了竞争门槛。
「手持弹幕」
创始人 罗宇
小程序的真正机会在于,它可以基于微信生态对已有移动互联网业务进行转移、升级。
微信是唯一方便的接触到轻度互联网群体的渠道,通过这个渠道,有可能快速大量获取到过去非常分散的细分人群,如中老年人、蓝领工人、在中国的外国人等,针对这些细分人群提供服务有可能有成长为特别大的机会,这是微信生态独有的特点。
再就是对微信自身功能的补充,例如,内容升级也带来了新的需求,视频内容发展就是其中之一。因为微信本身对于视频传播的形式要求非常严格,在微信体系内发展反而不是很好。而抖音、快手等视频社区又在重新教育用户获取信息的习惯,这会反向影响到用户对微信内容形态的消费。因此,如何服务好类似于视频内容的传播和制作,就是一个广泛而且巨大的需求,微信无力解决,自然就成就了小程序的机会。
点米科技CEO
「2号人事部」创始人 焦学宁
—小程序+语音、图像、人脸识别和小程序+AI后端,将直接改变目前的智能硬件、智能应用领域缓慢发展的状态;同时,提供标准化的用户体系和数据接口,将可以实现快速推广此类的应用;
— 小程序应该可以成为社群运营的新工具;
— 产品将有可能通过小程序矩阵,实现更高的产品粘度和变现概率。
「给赞」
创始人 邓皆斌
未发掘的机会:第一个是工具类,就是完全不需要用独立APP承载或频次不高的产品;第二个是范娱乐类的产品,可能有一些机会;第三个是小B端还有机会,就是给生意端赋能型的产品平台。
「递名片」
创始人&CEO宋敏杰
小程序还属于起步阶段,很多商业模式还有待验证,还有很多机会被挖掘,具体是哪些,不好说。
「小木屋」小程序
创始人 姚树奇
小程序是一个更轻便的APP载体,我们更看重在细分消费场景下的服务创新,同时提升服务效率,树立品牌调性,把传统卖货的模式更多转向卖服务的模式;以及链接线上和线下的消费场景,会有很多机会。
「夜听」
联合创始人 吴晨
从小程序当前的业态看, 其实「用完即走」已经被发挥的淋漓尽致。从小程序中小游戏开发者的热情, 再加上他们的业绩表现, 其实已经初露锋芒。
但,在「连接」层面, 我觉得未发觉的点在两个方面:第一是「线上-线下的链接」除了在App业态内已经布局完善的霸主level的项目,如:共享单车、 充电宝等。其实市场中,并没有看到特别多, 和量级特别大的小程序出现;但「连咖啡」在线开店的方式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案例值得研究。
第二是「业态的链接」, 最明显的就是除了「拼多多」还没有看到,从如何用小程序「跳出」到其它业态的优秀案例。我相信这个方向,后期小程序值得探索并值得期待微信开放更多能力的一个点。
我们除了自有业务, 关注的点也是基于以上两个机会点, 我们判断会有「后发制人机会」的「两个连接」层面的运用得特别好的案例。有这样的业务出来,我们会第一时间扑上去调研和学习。
「今天想唱歌」
小程序负责人 叶一川
小程序赛道像极了12年的移动互联网,像极了H5刚刚兴起的时候。我认为这个阶段小程序未发掘的机会在于:“创造除传播、交易(电商)外更深层次的协作价值”,这个角度来说应该是有机会和移动互联网的爆发相媲美的。
比如:我看到且非常关注的基于小群、小场景下的协作能力。这种协作包含两种方式,一种是异步协作,腾讯的云文档小程序就非常适合这种场景,多方在微信群里异步编辑,实时共享,大幅度提升文档群协作效率。
另外,就是同步,或者娱乐性强的一些小程序,比如:我们目前在做的「今天想唱歌」场景很简单,就是大家在群里K歌,小场景下所见即所得。
「全民有文画」小游戏
创始人 李想想
公众号未能满足的功能也许在小程序有机会。比如:内容阅读、互动阅读,可能是内容小程序的新形式,如果能够实现虚拟付费,收益会比单纯做公众号内容创造可观。
能够触达到很多手机内存不够,不想下载APP的人群,在线下聚集的场景会有聚合的流量入口,比如:工厂厂房,学校食堂,老年活动中心等等,我们会考虑尝试做这块的产品形态,并尝试跟线下去做连接。
「果酱音乐」
创始人 邹扬
我觉得小程序最核心的原则是,要去解决社交传播当中的各种问题,解决了问题和满足了用户需求之后,这就是一个大的机会。具体有哪些机会,我不太好意思举例,但我觉得可以把在社交网络、社交平台,像在facebook、twitter、QQ上曾经火过的案例,可以考虑在小程序里面再做一遍。
我觉得微信生态,最大的机会就是给了我们:一个即使没有用户基数也没有足够大的流量,可以瞬间引爆的机会,只要是能撬动社交传播的关键点,爆发速度是非常快的,除了我们负责的音乐领域之外的,我觉得在整个偶像市场,还有老年人市场,还有很多赚钱的机会可以做。
「Fast4ward」 「挑战你的RT时间」
产品VP 黄超强
我还在学习,传统互联网的玩家还有没醒过来的,这就是机会。我特别希望能找到小程序里可以爆发的点,在玩车用户领域,目前我是看到了大量裂变的逻辑,但之后的用户精细运营和转化接触不到。
「半城云」
创始人 晏艺铭
所有的生意,都值得在微信再做一遍;基于本地生活的产品,应该还有很多机会。去中心化的工具和中心化平台去中心化的玩法,是我这半年看到的;
「糖豆手机壳定制」
小程序负责人 贾志勇
电商、游戏、工具,个人觉得都是有非常大的机会。虽然每个领域都有一些领跑者,但是市场潜力远未到被完全挖掘的地步。而且,小程序「用完即走」的特性,也让用户具备了流动性,即便某个领域有了头部玩家,也有很大机会让后来者居上。
「小工具集」
负责人 Jeff
小程序在企业级服务中的应用,小程序和企业微信的全面打通,企业微信上的企业可以使用外部小程序。微信生态在企业级应用中一直不够突出,希望未来有所加强。
「99广场舞/99严选」
创始人 张宪坤
基于信息流的内容分发还是有机会的,比如:头条、趣头条模式等。
「单麦」小程序
创始人 蔡望勤
单麦小程序现有业务,是一键为企业和商家生成交易类小程序。除了现有业务之外,小程序在广告,游戏领域也有机会。小程序做为微信之上的应用,未发掘的机会更多在于微信上,而不在小程序本身。
「苹果盒子」
创始人 蔡信斌
传统互联网产品,通过小程序+社交,更容易爆发。比如:教育类。因为英文单词,死记硬背是非常痛苦的,如果能够在互动中学到一个新单词,场景联想,我们很容易记住。所以,教育类机会也很大。
「脱单大师」
创始人 陈贵林
小程序跟APP之间的互动和协作,我认为是接下来的一个机会;除了情感咨询业务外,我发现微信生态有很多独特性,更适合比较轻的产品或者说使用频率不高的产品。
问题2
见实:从开始做小程序到现在,你的哪些理解产生了重大改变?
「单麦」
小程序创始人 蔡望勤
小程序从开始到现在,经历了三个阶段:一开始做小程序工具,最开始是定义为线下小程序码为入口,无需下载,「用完即走」的服务。后来,因为获得微信线上社交流量,小程序变成了做社交电商最好的工具。现在,我们为企业和商家做线下、线上一体化的客户管理。
「苹果盒子」
创始人 蔡信斌
原来我对小程序的理解是「单纯的流量红利」,后来发现小程序的潜力太大了,可以给很多行业赋能,对工作、生活带来的改变有可能超过APP。
文章来源:远萌传媒 专业、用心、有料的中山小程序开发、中山网站建设、中山网络推广、中山商标注册、产品摄影、创意设计服务商!